赖信扬的个人简介
赖信扬(1783―?),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深圳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信扬少年时由父亲赖世超指导练习武功。二十多岁时在大鹏营入伍,后升把总,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香山协左营千总,1846年升任澄海营守备,后任都习、参将、副将等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晋封福建厦门水师提督授安鹭将军,赏红顶花翎,一品官衔。由于八十年代信扬坟墓被盗墓者毁坏严重,逝世时间无法考证。
人物简介
赖信扬(1783―?),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深圳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信扬少年时由父亲赖世超指导练习武功。二十多岁时在大鹏营入伍,后升把总,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香山协左营千总,1846年升任澄海营守备,后任都习、参将、副将等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晋封福建厦门水师提督授安鹭将军,赏红顶花翎,一品官衔。
由于八十年代信扬坟墓被盗墓者毁坏严重,逝世时间无法考证。
赖氏溯源
赖氏:据桴源(今肖田乡美佳山境内)《赖忠诚墓碑》载,宁都赖氏始祖赖忠诚之父赖功行为避“永嘉之乱”,由颖川迁高山崇岭的桴源定居。这是目前有文字资料依据迁入宁都最早的姓氏。在宁化《客家风情》一书中写道:“赖忠诚的孙儿赖硕入赣迁居虔州阳都。唐末,为避乱,赖得由自宁都沿石城入闽,迁居长汀,后分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过居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在梅州《客家姓氏渊源》中的《赖氏族谱》有以下记载:宁都桴源赖氏第八世赖得由从赤竹坪(今宁都县城,俗称雪竹坪)迁上杭古田,第九世赖标从北枕头时继迁宁化石壁,其后裔于明代初期散居闽、粤许多县邑,并迁往海外。在深圳龙岗区大亚湾畔大鹏岭麓有一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振武将军第”,这是清道光年间的古建筑,是振武将军正一品赖恩爵的府第,门首由道光皇帝御笔亲书“将军第”三字。据《鹏城赖氏族谱》记载,晋末,赖氏硕公迁居宁都雪竹坪,其后裔迁上杭古田里,辗转长乐、陆丰、紫金。乾隆年间,赖世超文才武略,初任鹏城千总,转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封武功将军,其后祖孙五人由朝廷封为将军,成为广东赫赫有名的“一门五将军”。探究深圳赖氏的源流历史,足证客家的迁徙轨迹为先赣南(宁都),再福建,而后广东。宁都赖氏衍传海内外的后裔人口已超过百万人。
家族发展
赖继良是深圳大鹏所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到博物馆工作之前,他对自己家族以及从小生活的大鹏所城的“威水史”并无太多了解,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清朝名将的后人。
他说:“我只知道父亲是老村委主任;爷爷读过几年书,会帮邻里写信;到曾祖父那一辈的事就不清楚了。”成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之后,阿良敲开古城一家一户的门探询,从城中遗留下的一砖一瓦、一物一器中探寻,慢慢读懂了一段家族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东南角大鹏半岛,现属深圳大鹏新区鹏城社区。在2004年“撤村设居”之前,它叫鹏城村,鹏城村有7个自然村落,其中的4个位于大鹏所城内。
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所城”,是明朝为屯兵边疆而建立的一种军事机构。明朝初年,国力尚弱,边陲未稳。为了抵御外敌,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起,沿国境线的各军事要地都设立军卫机构。?“卫”之全称为卫指挥使司,一般有军士5600人,卫之下依序为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
明朝的卫所制,士兵是不拿国家的粮饷,而是在屯兵之处分给士兵土地,士兵们带着家属世代生活于卫所之中,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军籍世袭。
当年的大鹏半岛,僻远荒凉,山势险峻,是古代海路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所以,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此建城驻兵,建制为“所”,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守军一千余人,守辖区域东起大亚湾,西至珠江口正中间的老万山,守御四百里海防线。
当时的大鹏所城,占地11万平方米,城墙高6米、长1200米,上设雉堞654个,并辟有马道,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有一座敌楼,两边各设两个警铺。城外东西南三面环绕着一条长1200米、宽5米、深3米的护城河。整座城池气势雄伟,易守难攻。
到了明朝中后期之后,欧洲已进入大航海时代,但明朝却实行海禁政策,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列强为掠夺资源,纷纷派兵来东亚建立殖民地,对南中国海防构成威胁。此外,被称为“倭寇”的日本海盗以及装扮成日本海盗样子的中国渔民、海盗、走私者等也不断侵扰东南沿海,沿海各卫城、所城的军事地位日益提升。
明代所建的大鹏所城,不仅成为当时扼守珠江口左海路的海防第一线,也成为清代海防要塞。
贰
“九龙海战”
赖恩爵一战成名
到了清朝,明朝的屯兵制被改为募兵制,即军队由国家发军饷,士兵不再半军半农。清初,大鹏所城驻军300人,后改为大鹏防守营,官兵增至500人。道光年间,珠江口鸦片走私日益猖獗,大鹏所城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经林则徐奏请,将“大鹏营”提升为“大鹏协”,兵力最多增至2000人,下设左右二营,总部及左营就设于大鹏所城,而右营则驻在新建的东涌所城,位于香港大屿山东涌,此外还有寨、台、营、汛等下设机构,其中不少下设机构设置在今香港地区。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部被英国割占,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人强租深圳河以南地区,“大鹏协”除左营本部大鹏城及盐田、老大鹏汛等机构外,其余因在英租界内,因此全被裁没,大鹏所城因之颓废。但在鸦片战争初期,大鹏所城的官兵在抗击英军中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春夏之交,赖恩爵奉钦差大臣林则徐之命,巡查阻止英军贩运鸦片,突遇五艘英舰不宣而战,赖恩爵指挥“大鹏营”的三艘水师船和九龙炮台还击,击毙英军10多人,击沉英双桅舰一艘。
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史称“中英九龙海战”,是鸦片战争的首战。赖恩爵因此役而“赏戴花翎”,并升授副将。
此后,赖恩爵又参加了中英“穿鼻洋海战”、“官涌海战”,因战功显赫,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被提升为南澳镇总兵,成为清末名将。
现在大鹏所城博物馆所在的怡文楼,就是赖恩爵当年的书房,而怡文楼斜对面的“振威将军第”,则是道光皇帝钦赐给赖恩爵的府第。小时候的赖继良,就一直居住在此,但却不知道自己是赖恩爵的第五世孙,这一层关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才知晓,原来自己与教科书上恢宏的历史竟然有某种亲密的关联。
叁
赖继良从墓碑上读懂了家族史
1975年,赖继良出生在大鹏所城,儿时的他,虽然无法体味古城厚重的历史,但古城的历史,早已融入寻常生活中:日常起居于雕梁画栋的钦赐将军第内;家门口镇宅所用的石鼓与石狮成了阿良与小伙伴们嬉闹之地;爬上布满青苔的南城门,踮起脚尖就能从雉堞间眺望外面的世界……
对于自己家族的历史,年幼时的阿良知之甚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清明和重阳的“春秋二祭”,跟随着家族成员,在大鹏半岛上走一天的山路,沿路祭拜十几个先祖的墓,但镌刻在石碑上的一个个祖辈名字,对阿良来说陌生而遥远……
1996年,所城开始筹备建自己的博物馆。刚刚大学毕业的阿良,得知博物馆需要有当地村民参与收集文物、民间传说等工作后,便欣然回到自小生活的大鹏所城工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每到春秋二祭,散布于在海外的赖氏族人都会回乡祭祖,返乡的族长会给阿良讲述家族的历史。如今坐拥大鹏所城内多座将军第的赖氏后人很难想象,几百年前,最早的赖氏先祖,从广东河源紫金县迁到大鹏所城,最初寄居城外,以编竹篾为生,直到鹏城赖氏始祖第三代赖世超才入住大鹏所城内。
阿良说:“我对照着族长讲的故事,到祖辈的墓志铭上去寻找更多的线索。”家族的谱系在阿良的头脑中日渐清晰。
“在先祖中,赖恩爵最有名,以他为坐标,我与先祖的关系就能梳理得很清晰。”阿良是赖恩爵的第五世孙,而赖恩爵又是赖氏家族迁徙到大鹏所城的第五代。
阿良说,族长曾这样对他们叙述:“赖恩爵的祖父赖世超读过一些书,在城内的衙门做文书,做事勤勉,为人忠厚,被督府刘大人相中选为乘龙快婿。刘家的千金知书达理,给赖世超指可条弃笔投戎之路,后赖世超官至琼州镇镇台,成了家族里的第一个将军。”
正是这位赖太母刘老夫人,成就了后来赖家“三代五将”的辉煌家史。五将中最有名的是打赢“九龙海战”的赖恩爵;赖恩爵的祖父赖世超是武举人,官至二品都尉;赖恩爵的父亲赖英扬任浙江淀海总兵;叔父赖信扬任福建厦门水师提督,官至一品;赖恩爵的弟弟赖恩禄,任福建晋江镇镇台。
刘老夫人学识渊博,曾自己编撰书本以育后人。赖氏祖屋至今挂着刘老夫人“欲知官以尚,时怀读我书”的对联。在阿良看来,刘老夫人树立了“重武崇文”的家教,方能成就两个儿子,两个孙子皆是将军的传奇。
肆
御外敌七十六姓汇聚一城
赖氏家族史只是大鹏所城600年历史的一个片段。大鹏所城因屯军而建成,早期兵源来自全国各地,又因军籍世袭,不同姓氏的后人就在城内世代繁衍生息。到如今,10万平方米的古城内有76个姓氏,其中赖、刘、李、郑等大姓都为当年官兵的后裔,仅赖氏一族就有300余人,大部分后人侨居海外,现居住在古城的后人还有100余人。
大鹏所城
2000底,我从江汉水乡来到了深圳特区,很快就知道深圳东部半岛海滨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大鹏所城。我知道,一个地方既然有古城,自然会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因此,20多年来人们对深圳的评价的客观性,开始令我生疑。20多年前的深圳,她仅仅是一个边陲小渔村吗?她的新型的“一夜城”的光环,是不是使人们忽略了什么?如果确有忽略的地方,也许恰好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于是我一直想对深圳的历史文化作一番考证,但是因为工作忙碌,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这样一直到2002底,我才挤出时间,从寻访大鹏所城开始,对深圳的历史文化进行起较为深入的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证的深入,深圳这座以现代化、年轻化而著名的新型城市,也开始在我面前撩开面纱,其历史的真面目终于渐渐清晰。在寻访深圳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我总是处于痴迷状态,也处于快乐之中。我知道,这是我寻访的第一站――大鹏所城给了我信心,给了我激情。因此我要说,我对深圳的历史文化的真正认识,首先就是来自于大鹏所城。为此,我要把内心深处的感激,献给令我着迷的、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1、所城源流所城,不仅是当今,就是在所城兴盛的年代,知道这种称谓的人也比较有限,更少有人能明白这个特定名词的意义与内涵。所城是古代沿边沿海要冲所修建的军事城池的称呼,其作用是负责沿边沿海的防务。所城的源流,可追溯到唐代。唐代的“贞观之治”使大唐的对外贸易日益兴盛,从而使广州发展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枢纽。这样,珠江口沿岸、特别是珠江口东岸沿岸地区,其经济和军事地位日益重要。唐玄宗初年,朝廷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到了唐玄宗开元24年(公元736年),唐朝政府则在广州府宝安县南头城东南海边(今深圳市南山区古炮台遗址一带),设置了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的军事机构――屯门镇,驻军2000人,防线从南头一直布到香港青山下的海岸边。这是古代深圳最早的军事驻防。因为深圳是当时的广州府的门户,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军事要地。到了宋代,屯门镇仍为军事要寨,只是称呼改成了屯门寨。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朝廷又在屯门寨以西25公里的固戍新设立了一个军营,称固戍角寨。这里要说明的是,在明朝以前,这些沿海军事要寨的任务还只限于海上缉私与防盗,真正用于军事则是在明朝才正式开始。因而“所城”这个称谓,也是从明朝才真正开始出现的。据史书记载,明朝建立以后,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总结历代军事建制与边防屯守的经验与教训,创立了“卫所”制度,以分屯设兵,寓兵于民。在这种卫所制度中,朝廷令卫所中的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军食粮,广泛地控制沿边沿海的要害地位,以达到保卫国家疆土的目的。“卫”之全称为卫指挥使司,一般有军士5600人;“所”之全称为守御千户所,一般有军士1200人。卫所制度中,卫所中的军士是一种固定的职业,终生拥有。不仅如此,这种职业还是世袭的,即作军士的父亲去世后,由其长子顶替军籍,兄去世后,则由其最大之弟顶替,若家中男丁全故或后继无人,还要到其原籍族中找人顶替。与此同时,军士的家属不列入民籍,而另列入军籍,称为军户。一旦成了军户,全家就要迁至指定的卫所世代为军,军户自然也不由地方管理,而属朝廷直辖,且不得随意脱离军籍。这样的卫所制度,为朝廷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兵源,以储备兵力,便于调遣。因为城内居民中的男丁世代从军,加上沿海一带战事频繁,因而所城之内尤其崇尚武风,且英雄辈出,大鹏所城亦不例外。据有关文献记载,仅清朝中叶,大鹏所城内就相继出了三个水师提督,四个总兵,十数个副将,千总等中下级军官更是多不胜数。卫所实行军事屯田制度,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种子、耕牛等生产资料,屯田自养,这样,朝廷也可以省去一大笔军饷和运输军事物资的人力物力。朱元璋得意地说:“吾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卫所制度的好处,由此即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屯田制也使长期荒芜的边疆土地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当时仅大鹏一所,屯田就达92.34顷(1顷=100亩)。可见朱元璋的这一历史性创举,充分显示了这位开国帝王非凡的韬略。明朝初年,沿海岛屿盗匪、倭寇和番夷为害猖獗,朝廷决定在广东沿海增设卫所多处,以固海防,以安社稷。明洪武17年(公元1384年),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上奏朝廷,建议增加沿海卫所的密度,卫所之间,或筑墩台,分兵把守,或设屯田,使军士自养。过了10年(即公元1394年),朝廷终于迟迟准奏,责成花茂在沿海设立东莞、大鹏二所。东莞所设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宝安县城旧址(后称新安县,今为深圳市南头古城),大鹏所则在距东莞所120多里的大鹏岭(今深圳龙岗区大鹏镇),两所互为配合,联守广州之门户。大鹏守御千户所的具体督建者为广州卫千户张斌。那时从县城所在的东莞所到大鹏岭之麓,路途虽然只有120余里,却为山岭阻隔,地势险峻,行路艰难。但是张斌尽职尽责,将荒山野岭上的这个所城修建得十分出色。《新安县志?卷之三?城池》记载:“(所城)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大鹏所的设立,使广东及珠江沿岸的海防和社会治安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因此,大鹏所城的作用与地位也是十分重要。到了清嘉庆15年(公元1810年),因为海防的需要,清政府在广东增设水师提督,驻扎虎门,下设五营。大鹏为虎门所辖之外海水师营,设营守备1员,把总1员,外委2员,军士250名,分防兵590名。清道光年间,为防外敌骚扰,加强海疆防务,清政府又将大鹏营提升为大鹏协,统领左、右营两营,进一步加强了深圳(包括香港)地区的海防力量。这是大鹏所城最为兴盛的时期,大鹏所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名垂青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