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通

时间:2023-12-02 17:25:43编辑:资料君

李子通的个人简介

李子通(?D622年),汉族,东海丞县(今山东枣庄南)人,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初参加长白山(今章丘东北)左才相部起义军,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 后遭左才相猜忌,于是率众南渡淮水与杜伏威合兵。不久又与杜伏威决裂,进据海陵(今江苏泰州),自称将军,拥兵二万人。615年,自称楚王。619年,占据江都(今江苏扬州),自称皇帝,国号吴,年号明政。后徙都余杭(今浙江杭州)。占地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621年,为杜伏威击败,被俘后执送长安。622年,欲东山再起,于是逃脱南返,在蓝田被捕杀。

基本内容

李子通   李子通(?-622) 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东海(山东枣庄)人。初参加长白山部,因待人宽厚,人多归附,未半年,众达万人。旋渡淮水,与杜伏威合,据海陵(江苏泰州),自称将军,众达二万余。公元615年,称楚王。619平,击败陈,攻克江都(江苏扬州),称皇帝,国号吴,年号明政。次年,渡江击败沈法兴,占据京口、丹阳、毗陵等郡。因杜伏威降唐,遣辅公u率精兵夜袭子通营,因风纵火,他大败,东走入太湖。旋收拾两万溃军,袭击沈法兴,迫其逃亡途中溺死。占地北起太湖,南至五岭,东自会稽,西至宣城。621年,被杜伏威击败,投降,送至长安。次年(622年),脱逃南返,至蓝田被捕杀。

枣庄志中关于李子通的记载

李子通(?DDD622年),东海橄兀裆蕉≡孀嗅怀嵌┤耍迥┲┟衿鹨寰煨洹L莆涞露辏619年),李子通在江都称帝,建国号吴,年号明政。武德五年,被唐军打败,次年被杀。

揭竿为救贫

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各级官吏趁机鱼肉百姓,令百姓贫苦不堪,终导致天下大乱。受害最重的当属山东,炀帝三次征高丽。山东长白山农民首举义旗,揭竿造反,李子通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加入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并成为脱颖而出的一位英雄。

李子通,东海橄兀ㄉ蕉≡孀嗅怀嵌┤耍来蛴阄K诩蚁缋稚坪檬镏鹑恕

每次打鱼回来,只要遇见穷苦的乡亲,必将打的鱼送给他们;见到谁家缺粮,只要家里还有,一定会送去。李子通为人恩怨分明,仗义执言,只要见到当地恶霸地痞欺负穷人,他一定会上前打抱不平。因此,李子通在家乡威信很高,家乡贫穷子弟,多都是他的朋友。当地地痞、恶霸对他又恨又怕。

博山人左才相在长白山起义的消息传到鲁南,李子通家乡一片震动。听说官兵几次围剿左才相都没成功,李子通对长白山义军十分佩服。于是派人到长白山打听虚实,来人说,左才相的农民起义军已有几千人马,占据长白山,官兵无可奈何。那里到处唱《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绵背裆。长矛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向何方。”义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李子通的几个朋友纷纷劝他投奔长白山义军,干一番事业。李子通经过反复考虑,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对兄弟们说:“也罢,当今天子无道,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连年用兵。听说官军为征高丽,在东莱海口(今山东省掖县)大批夫役在齐腰深的水里不分昼夜地打造战船,下身全泡烂了,生了蛆,但在皮鞭威胁下,没有人敢停止挥舞手里的斧头,很多人活活累死。渤海帆樯林立,海里死的人却比帆樯多出许多倍。现在听说又要征兵,我们无可逃避。当兵战死是死,揭竿造反也许能闯出条生路。兄弟们愿意跟我走的,可速做准备,连夜行动。”公元614年,李子通与他的一帮穷兄弟们连夜向长白山奔去。

长白山地处鲁中山区,沂蒙山北麓,东西上百里。北面是千里平原,东接坊子,西望济南府。攻可夺取给养,退可入沂蒙山区,是历代土匪、草寇出没的地方,正是用兵之地。李子通见此,对左才相在此安营扎寨十分佩服。

听说鲁南李子通来投,左才相派人将子通一行安顿下来,并捎话说,山寨有规定,凡来山寨投靠者必须带见面礼方能入伙。李子通听到后,沉吟半晌,最后决定派人到周边打听情况。

去人回来说,山寨东南五十里大山凹内有一豪强,抢人财物,掳人妻子,无恶不作,后日又要抢一民女作妾。子通得悉,做了周密准备。第三天晚上,待豪强及家丁酒醉酣睡之机,杀死豪强,打散家丁,救出民女,并将掳得的白银数千两,粮食、衣物若干带回山寨。左才相听说大喜,连夜亲自迎接。他见李子通一身正气,有勇有谋,就封李子通为副寨主。自此,李子通归顺了博山公。

李子通作战十分英勇,官兵称为神将军,左才相也十分器重他。时间长了,李子通发现山寨劫掳财物不分对象,无论官家、私家、富室、穷人,见东西就抢,即便掳得穷人人质,如不按期送来赎金,必撕票,与土匪无异。李子通对此十分反感,他建议左才相贫、贤、弱皆不掳掠。左才相并不同意,说:“三不掠,兄弟们无以生。”尽管左才相不同意李子通的建议,但在每次打劫凡上述三种人被捉,李子通都全力相救。李子通的仁慈之心,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前来投靠的很多。不到半年,李子通手下聚集有万人之众。左才相看到这种情形,很是妒嫉。李子通认为再留下来会有不测,于是就拜别了左才相,去江淮投奔杜伏威,自愿跟随者达万人。

李子通走后不久,隋朝官兵见左、李分裂,乘机进攻长白山,左才相战败而死。

杜伏威是章丘人,家里很穷,他十六岁就参加长白山起义军,骁勇非凡,每战当前,退兵殿后,深受部众拥护,被推为首领。后来,他带领部从离开了长白山,向江淮发展。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杜伏威用“送女人服”计策激怒江都太守陈棱,诱其出城交战。结果陈棱大败,杜伏威遂占据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成为江淮之间一支强大的力量。李子通渡淮水曾与杜联合,但杜伏威年轻气盛,固执地认为左才相之死是李子通背叛之过,怀疑李子通的诚意。隋朝将军来整乘机进攻刚来到江淮的李子通部,杜伏威拒派援军,李子通孤立无援,为隋军所败。李子通率残兵只得奔赴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在海陵他招兵买马,不到一年,就有部众两万余人。

江都,号称南都,为江南锦绣之地,繁华富庶之乡。因为江都不仅多美女,而且在那时还是南粮北运之地。隋炀帝因此开掘运河,多次南巡江都,一是为了寻欢作乐,一是为了加强江都防务。可见当时江都是多么重要。公元619年,隋炀帝派大将宇文化及进攻杜伏威,杜伏威刚愎自用,被宇文化及打败,并投降了隋朝。

李子通得到消息,认为只要占领江都就能威震江南。陈棱年龄已大,隋军内无粮草,士气低落,乘隋军立足未稳之机正是大败隋军的好机会。于是兵发海陵,直指江都。此时,江都太守陈棱眼见孤立无援,城破在即,只好饥不择食,西求救于杜伏威,南求救于沈法兴。

陈棱分别对他们说:“你们一个是隋朝旧臣,一个是隋朝新臣,你们当中不管谁占据江都,都是隋朝的江都,但李子通却不同,他是隋朝的反贼,一旦他据有江都,我们谁都没有好日子过。”杜、沈被陈棱说服,决定帮助他解危。杜伏威率军驻扎在清流,沈法兴驻扎在杨子,两军相距不过数十里。

李子通得悉杜、沈二军准备助陈棱解危的消息,十分震惊,急谋对策。

谋士毛文深对李子通说:“主公,我有一计,可破杜、沈二贼。”

李子通说:“先生请讲。”

毛文深说:“今陈棱饥不择食,为解江都之危,求救于杜、沈。而杜、沈一个是农民军出身,一个是军阀,两人不仅过去争夺江都之仇未解,志趣也天差地远,毫无信任可言。杜伏威只是迫于形势降隋,沈法兴不过借忠隋之名起兵割据,本各怀鬼胎,谁也没把隋朝安危放在心上,都想乘机占据江都而已。现在,如果我们派人诈称南兵(沈法兴兵)偷袭杜营,杜伏威必定大怒,也会派兵袭击沈军,两军互相猜忌,必会相互观望,谁也不肯争先解江都陈棱之危。我可乘机一举而下江都。等他们明白过来,什么都晚了。”

李子通听后,说:“先生此计很好,我也曾考虑过,但我们没有南方兵士,所用兵器也都是北方的,一旦败露,就会彻底失败。”

毛文深说:“我早为主公考虑到了,我们在海陵招慕兵士时,专门招收了沈法兴溃兵五百人,纯南方口音,用南方兵器,现只须把服装换了就可以了。”

李子通听罢非常高兴:“多谢先生想得周到,今隋兵可破了。”

于是,李子通将收留的沈法兴溃卒五百人,换上沈军服装,连夜袭击杜伏威军营。杜伏威闻知大怒,遂派一千劲旅,如法炮制,夜袭沈法兴军营。李子通见杜、沈二人交恶,认为时机成熟,便起兵攻打江都。他身先士卒,很快攻破江都,陈棱落荒而逃。

占据江都后,李子通马不停蹄,直取沈法兴军。沈军因沈法兴平时大肆杀戮,将士本离心离德,突然听见李子通兵至,一片哗然。沈法兴没办法,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吴郡,投降了李子通。李子通派部将叶孝辩前去迎接,沈法兴随同去会稽,半路上忽然后悔起来,欲杀叶孝辩,谁知叶孝辩早有防范,反而将沈法兴围住,沈法兴走投无路,溺水而死。从此,李子通不仅占有江南沈法兴地盘,收拢了其大部分溃兵,还招抚了沈法兴原府掾李百药,并封为内史,主管文字;招抚法兴府收殷芊为太常主管礼乐。

同年(公元619年),李子通在江都称帝,国号为“吴”。因他是农民出身,十分痛恨隋朝鱼肉人民的腐败政治,因此,建元为“明政”(即建立清明政治),以公元619年为明政元年。

上一篇:刘大椿(教授)

下一篇:李朝阳(美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