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沛然的个人简介
孔沛然(1854-1945),番禺洗墩乡人,晚清附贡生。其父孔继溶是一方名医,他继承父志,广读医书,深研医理。
历程
1887年,清廷考官汪柳门到广东主考,设“医学经古”一科取士。孔沛然欣然应考,得考官垂青,遂名闻于世。以后,他又入博济医院所办的南华医学堂学习,得学士学位。后还入两粤医学校就读至毕业。
孔沛然于清末民初设医馆于广州豪贤路榨粉街61号。1912年间,曾受广东陆军速成学堂之聘,任军医长兼医学教习,主讲生理学及急救法。
1938年移居香港,在梨园街开设医馆。1945年6月8日病逝于香港。
理论
孔沛然诊症虽以中医药为主,但提倡中西医结合、洋为中用,不仅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传统诊法,还运用西医的视、触、扣、听等诊法,取长补短,故可称中西医结合先驱之
孔沛然用药以少而精见长。他一般开处方只有三四味药,每味药量只二三钱,一剂药仅有几钱至一两余,但却甚有疗效,故有“孔小剂”之称,与名医陈伯坛(“陈大剂”)同时扬名于省港澳。
孔沛然与陈伯坛一样也很喜欢用《伤寒论》和《金匮》的古方,但其独到之处在于精简古方和减少剂量,这与其“小剂”之名是一致的。比如对患产后发热面赤的病人,他就开减味竹叶汤(竹叶七块,生党参一钱,减去金匮原方,葛桔,桂姜枣,草,附八味)令患者一服而愈。他对先便后血的病人,开给黄土汤去草,也是一服痊愈。以上两例不只是精简原方药味,也减少了分剂大概80%。孔沛然的观点是“小剂可以疗病。何必用大剂?药能杀病菌,亦杀细胞。药能攻邪,亦伤正气。故用药之量,当适可而止。过量即难免有害病人之体质矣。”“是药三分毒”,孔沛然行医一直铭记于心,因此他开的药方每味药仅用二、三钱,甚至数分,一剂总量往往不到一两,其用药量为传统用药的20%,且不喜欢用名贵药材。
孔沛然认为:药能杀病菌,亦会杀细胞;药能攻病邪,亦会伤正气。故他用药以轻灵巧取、切中病邪、适可而止为宗旨,亦成一大学派。
孔沛然因其“小剂”药方,更受贫苦大众欢迎。孔沛然的孙子孔宪仪回忆说,爷爷为人很随和,他行医不是为钱,在广州豪贤路榨粉街61号开医馆时,常常为周边的群众赠医送药,每天还为10个人免费诊治。正是因为行医不求财的缘故,他的后辈基本上都没有跟他学医。此外,因为孔沛然用药便宜量又少,不少药材铺都不太喜欢为他的药方抓药。
病例
“孔小剂”成名源于1891年在广州流行的瘟疫。活用《伤寒论》的孔沛然,用加减普济消毒饮(连翘、薄荷、马勃、牛子、荆芥、姜蚕、元参、艮花、板兰根、桔梗、甘草、苇茎)救济,结果救活了数千人。于是他的声名大噪,就诊者也越来越多。究其根源,孔沛然援用的是《伤寒论》中的瘟病条辨之方剂。那些有患暑温憎寒壮热咽喉不利、口渴舌燥未至面肿的人,也开用这个药方,亦都痊愈。
孔沛然的医术负有盛名,从他的子孙收藏的病人送来的牌匾可见一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1日,一名患儿的父亲欧阳驹送来一块致谢的牌匾,上面写着欧阳驹的儿子从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天开始患痉挛症,两年多在沪、港等地看了多位中西医都是时好时坏,经朋友介绍向孔沛然求医。孔沛然诊断为肝气不足,仅服其开的药方10天,愈后两个多月都没有复发。文中欧阳驹盛赞孔沛然中西医结合治病之道。也有好友送来的恭颂牌匾,称孔沛然为“儒术宗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