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克坚的个人简介
孔克坚(1316年-1370年),字Z夫,山东曲阜人,孔思晦之子,孔子五十五代嫡长孙。
个人信息
孔子第五十五世孙
性别男
别名(字)Z夫
政党-
籍贯山东省兖州府曲阜县(今名:山东省曲阜市)
出生1316年
逝世1370年
经历衍圣公(1335年-1370年)
个人简介
孔克坚(1316年-1370年),字Z夫,山东曲阜人,孔思晦之子,孔子五十五代嫡长孙。生于元仁宗延v三年(1316年)。少聪敏,能日诵千言,通《左传》,工乐府。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袭封衍圣公,授嘉议大夫。至正八年(1348年)晋中泰大夫,赐二品银印。十五年(1355年),为同知太常礼仪院使,摄太常卿。十八年(1358年),流贼毛贵攻大都,廷议迁都关中。孔克坚以天子当与社稷宗庙共存亡,不可轻弃。元惠宗从其言,乱兵果退。十九年(1359年),迁礼部尚书。累官国子监祭酒。二十二年(1362年),谢病还家,后起为集贤学士、山东廉访使,皆不赴。元亡,徐达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攻下济宁,明太祖下旨召见。孔克坚称疾不赴,遣子孔希学前往南京。明太祖敕谕“称疾则不可”,遂来朝,见明太祖于谨身殿。卒于洪武三年(1370年),年55岁。
儒家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教学的项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见于《论语?述而篇》)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的性情养成非常重要。《论语?泰伯》:“子曰:u20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u2019”诗,可以使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使人进退得宜,进而可以立身于世;乐,可以使人养成完美的人格。顺道一提,孔子曾经这样称赞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从“论语”书上看来,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
衍圣公简介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开始于西汉元始元年,当时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而到了公元1935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生于1920年的孔德成先生,便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祭祀官。2008年,伴随着孔德成先生的去世,“衍圣公”也就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