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武大教授)

时间:2023-11-30 12:10:57编辑:资料君

李建中(武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

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

宝钢奖全国优秀教师

湖北省教学名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

人物简介

李建中,1955年出生,湖北江陵人,文学博士。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文艺学和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文艺生产与消费调查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宝钢奖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教学名师,武汉大学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师德标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

高校教龄36年,主要从事中国文论及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系统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文心雕龙研究》、《世说新语研究》、《文学概论》、《小说美学》等课程。

学术代表作有《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批评文体论纲》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论文150多篇,在海内外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教材10余种。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共5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和规划项目共3项,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共5项。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等。

曾获宝钢教育奖全国优秀教师(2013)、中国大学MOOC全国优秀教师(2015、2016)、湖北省教学名师(2014)、国家教学名师(2018)。主讲《中国文化概论》被评为大学素质教育国家级精品通选课(2014)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主讲《中国文论经典的诗性魅力》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主编教材《中国文化概论》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曾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2012)等。

先后赴俄罗斯圣彼德堡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韩国岭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大学以及台湾成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或访学。

个人作品

著作

(一)科研类

1、《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独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

2、《瓶中审丑》(独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3、《心哉美矣――汉魏六朝文心流变史》(独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4、《东方情结――东方文学与中国》(独著),海南出版社1993.

5、《非性文化的奇花异果――中国古代性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第二作者),巴

蜀书社1995.

6、《爱欲人格》(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7、《臣妾人格》(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8、《生命的光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合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9、《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独著),东方出版社1998.

10、《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11、《李建中自选集》(独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2、《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3、《日月清朗,千古风流――〈世说新语〉》(第一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4、《玄学与魏晋社会》(第一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15、《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6、《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7、《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丛书》(主编),东方出版社2009

18、《阳阴之间:臣妾人格》(独著),东方出版社2009

19、《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丛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0、《魏晋人:弄狂以流悲》(独著),东方出版社2011

21、《百年龙学的时序与通变》(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22、《龙学档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3、《批评文体论纲》(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4、《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5、《文化关键词研究》(第一辑)(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6、《文化关键词研究》(第二辑)(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7、《文化关键词研究》(第三辑)(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

(二)教学类

1、《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上下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中国文学批评史系列教材》(总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4、《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5、《文心雕龙导读》(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6、《中国文论话语导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7、《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8、《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文心雕龙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中国文化概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3、《中国古代文论》(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卓有成效的课堂管理》(译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15、《湖畔之舞》(散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论文

(一)科研论文

1、《论灵感的静态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

2、《需求与满足――论文学活动中的拓扑心理学》,《批评家》1987.5.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8.全文转载。

3、《晚清小说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9.全文转载

4、《论魏晋六朝作家“人心”与“文心”的分裂》,《文学评论》1989.5.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89.12.全文转载;

《文史知识》1990.1.摘要

5、《论魏晋六朝的畅情美学》,《华中师大学报》1989.9.

6、《王充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90.2.

7、《“才性”刍议》,《四川大学学报》1990.3.

8、《〈金瓶梅〉性目的论初探》,《江淮论坛》1990.5.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2.全文转载。

9、《古典文学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古典文学知识》1990.6.

10、《〈琴赋〉一曲尽雅声》,《名作欣赏》1990.6.

11、《心物:汉魏六朝文艺心理学之纲》,《学术月刊》1991.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1.7.全文转载。

12、《论〈金瓶梅〉中的财与色》,《思想战线》1991.1.

13、《哀乐论──汉魏六朝创作心理研究》,《华中师大学报》1991.2.

14、《从品评才性到精析文心》,《社会科学研究》1991.2.

15、《枣肉与橄榄――〈金瓶梅〉鉴赏心理探幽》,《名作欣赏》1991.5.

16、《〈金瓶梅〉“德色”论》,《中国文学研究》1992.1.

17、《〈世说新语〉:魏晋名士心态录》,《文史知识》1992.1.

18、《〈淮南子〉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漳州师院学报》1992.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2.10全文转载。

19、《心论与文论》,《学术研究》1992.2.

20、《“声无哀乐”新解――论嵇康音乐心理思想》,《思想战线》1992.3.

《中国文学年鉴》1993年号摘要发表

21、《老树如何放新花──论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转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

22、《中国古代文论的艺术心理学价值》,《唐都学刊》1993.3.

23、《学术研究的转型》,《读书》1993.4.

24、《魏晋人的哭》,《名作欣赏》1993.4.

25、《晚清小说研究的文化视角》,《第34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1993.9.

26、《中国古代美学家的“生存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4.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4.4.全文转载。

27、《从“金瓶梅现象”到“贾宝玉情结”――中国古代性观念的美学嬗变》,《华中师大学报》1994.4.

28、《中国古代鉴赏心理学论纲》,《学术研究》1994.5.

29、《新潮与传统――关于儒学文化的现代思考》,《南方文坛》1994.5.

30、《中国文论的世纪性回顾与展望》,《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3.

31、《文学史方法的历史与新方法的诞生》,《河北师大学报》1995.3.

32、《自卑与超越――司马迁悲剧心理探幽用》,《唐都学刊》1995.4.

33、《文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民族文学研究》1996.1.

34、《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文学评论》1996.2.

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5、《转型时期的才性理论──刘劭〈人物志〉研究》,《苏州大学学报》1996.3.

36、《解剖自我》,《当代作家》1996.5.

37、《建安七子论》,《中国文学》1997.3.

38、《试论刘勰的人格境界与〈文心雕龙〉的人格理论》,《学术月刊》1993.3.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7.8全文转载。

39、《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华南师大学报》1997.6.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5.全文转载。

40、《文心“动静”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

41、《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社会转型》,《第35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布达佩斯1997.8.

42、《试论西晋诗人的人格悲剧》,《社会科学战线》1998.2.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9.全文转载。

43、《论魏晋人格的虚静与躁动》,《湘潭师院学报》1998.4.

44、《〈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华中师大学报》1998.5.

45、《中国古文论诗性特征剖析》,《学术月刊》1998.10.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9.2.全文转载。

46、《断裂与重铸──汉魏之交的文学与人格》,《中国雅俗文学》第1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

47、《玄学人格与玄言诗》,《江海学刊》1999.1.

48、《魏晋诗人的死亡意识与生命悲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

49、《臣妾人格与文学》,《东方》1999.2.

50、《试论〈文心雕龙〉的思想史价值》,《文心雕龙研究》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51、《本世纪魏晋思想研究的两次高潮》,《东方文化》2000.1.

52、《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53、《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理论月刊》2000.1.

54、《魏晋时期儒家人格的玄学化历程》,《华中师大学报》2000.4.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研究》2000.10.全文转载。

55、《现代化与都市人格》,《中国现代化与深圳跨世纪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6.

56、《魏晋文学的人格承担》,《第36届国际东方学研讨会论文集》,蒙特利尔2000.8.

57、《辨体明性――关于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现代思考》,《华中师大学报》2001.2.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1.8.全文转载。

收入《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

58、《诗性传统的断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9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3.

59、《魏晋玄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国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10.

60、《神女与寡妇――关于魏晋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4.摘要

61、《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研究》2002.4.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6.“论著精华”选登

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2、《儒道释文化的诗性精神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3.1.

63、《文艺批评的本土资源》,《文艺报》2003.3.29.

64、《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本土化思考》,《三峡大学学报》2003.5

65、《中国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中华读书报》2003.5.7

66、《摄影文学的文学性》,《中国艺术报》2003.11.20

67、《反(返)者道之动》,《文学评论》2004.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文学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学科发展状况?文学”专栏收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5.“论著精华”选登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11全文转载

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第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8、《高天厚土水长流――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江苏大学学报》2004.4

69、《从寄生到弥漫――中国文论批评文体原生形态考察》,《华中师大学报》2004.5

70、《论〈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长江学术》(第5辑),2004.5

71、《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襄樊学院院学报》2004.6

72、《思之诗――汉语批评的隐喻性生成》,《文艺争鸣》2004.6

73、《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报》2004.7.22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9全文转载

74、《陈寅恪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承担》,《江汉论坛》2004.9

75、《一言以蔽之――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光明日报》2005.2.4

76、《终日言,而未尝言也――中国诗性文论语言观刍议》,《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报》2005.2

77、《文之为德也大矣――关于“文”的现代思考》,《湛江师院学报》2005.4

78、《周易与中国文论的诗性之源》,《江海学刊》2006.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6全文转载

79、《中国文论:说什么与怎么说》,《长江学术》2006.1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6.6全文转载

80、《二十四诗品:中国文论的诗眼画境》,《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报》2006.1

81、《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与功利性的契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

82、《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文艺研究》2006.3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8全文转载

83、《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三峡大学学报》2006.4

84、《中国古代文论的叙事性言说》,《福建论坛》2006.10

85、《界域?声色?体势――刘勰“文”论的文章性生成》,《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12

86、《借他人主脑走麦城――张艺谋大片批判》,《探索与争鸣》2007.1

《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3全文转载

87、《破体: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传统及演变规律》,《襄樊学院学报》2007.3

88、《两爻之间的诗性诉求――以周易、老庄、孔孟的诗性言说为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89、《古典批评文体的现代复活》,《中山大学学报》2008.1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5全文转载

90、《现代批评文体:在“西就”与“东归”之间》,《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1

91、《借石攻玉,依经立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新探》,《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

92、《文学与批评: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以几部经典作品为例》,《文艺争鸣》2008.3

93、《论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字之根》,《社会科学》2008.4

94、《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用心》,《江汉论坛》2008.4

95、《民间文学中的“误解”与“话语较量”》,《中州学刊》2008.6

《新华文摘》2009.6全文转载

96、《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文艺研究》2009.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5全文转载

97、《论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无体之体》,《文学评论》2009.2

98、《古代批评家的文体》,《光明日报》2009.2.23

99、《刘勰“体乎经”的批评文体意义》,《清华大学学报》2009.4

100、《古代文论教学的当代视野》,《中国大学教学》2009.5

101、《汉语批评的文体自由》,《江汉论坛》2009.8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1全文转载

102、《笔谈:汉语批评的文体问题》(主持人),《江汉论坛》2009.8

103、《依经立义:作为中国文论研究方法的建构》,《思想战线》2009.6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0.4全文转载

104、《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文史哲》2010.1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10.2全文转载

105、《“忘”生“梦”死――从“庄周梦蝶”看庄子的生死观》,《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1

106、《刘勰的和声型话语模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0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4

107、《娱思的文体:宇文所安批评文体的中国启示》,《中外文学与文论》第19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6

108、《道可道,如何道――刘勰文学思想的本原之“道”与言说之“道“》,《中国文化研究》2010秋之卷

109、《文体学研究的路径与前景》,《江海学刊》2011.1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6全文转载

110、《论〈文心雕龙〉“青春版”之创造》,《中州学刊》2011.1

111、《大学讲坛上的〈文心雕龙〉传播》,《中国大学教学》2011.1

112、《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本体论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

113、《批评文体的“第二形式”》,《文学评论》2011.5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1全文转载

114、《中国古代文体学范畴的理论谱系》,《北京大学学报》2011.6

115、《刘永济与珞珈龙学》,《中国文化研究》2011冬之卷

116、《新奇考卷:变“三写”为“三创”》,《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17、《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笔谈)》,《长江学术》2012.2

118、《龙学的困境――由“文心雕龙文体论”论争引发的方法论反思》,《文艺研究》2012.4

119、《凡客的咆哮:新媒体时代的批评文体》,《学术论坛》2012.4

120、《词以通道:轴心期中国文化关键词的创生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3.4

121、《文学是文体的艺术――汉语文体学理论重构与韦勒克文体学思想》,《学术研究》2013.5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10论点摘要

122、《汉语文体学研究的现代西学背景――基于文体与语言之关系的考察》,《社会科学》2013.12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3全文转载

123、《经学视域下中国文论关键词之词根性考察》,《武汉大学学报》2014.1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5全文转载

124、《中华元典关键词的原创意蕴与现代价值――基于词根性、坐标性和转义性的语义考察》,《江海学刊》2014.2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14.4全文转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9全文转载

125、《关键词研究:困境与出路》,《长江学术》2014.2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8全文转载

126、《“观”之神秘性探源》,《社会科学》2014.10

127、《趣味:大学教育的关键词》,《中国图书评论》2014.10

128、《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及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5.1

129、《传递金钥匙:用“关键词”方式讲授中国文化》,《许昌学院学报》2015.1

130、《中国文论大观念的语义根源――基于20世纪“人”系列关键词的考察》,《文艺研究》2015.6

131、《前学科与后现代:关键词研究的前世今生》,《长江学术》2015.4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6.6

132、《“互联网+”时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基于中国大学MOOC的学理考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133、《〈庄子〉论“怨”》,《学术论坛》2015.11

134、《键闭与开启:中国文论的关键词阐释法》,《甘肃社会科学》2016.1

135、《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嵇康乐论新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1

136、《先秦两汉“道术”批评与学术跨界》,《社会科学》2016.8

137、《“经”“文”视阈下的中国文论话语范式研究》,《华侨大学学报》2016.5

138、《中华审美文化的四个元关键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1

139、《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批评史书写的新范式》,《北方论丛》2017.1

140、《汉字批评:文论阐释的中国路径》,《江汉论坛》2017.5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7.9

141、《文章与literature:中西文论如何言说文学》,《学术研究》2017.5

14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理论特色和方法论价值》,《中国文学研究》第29辑,2017.6

143、《论“陌生化”和“象征化”的异同》,《中国文学研究》2017.4

144?《大学:古今通义与中西通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8.2

145?《汉语“文学”的字生性特征》,《江海学刊》2018.2

(二)教学论文

1、《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本土化思考》,《三峡大学学报》2003.5

2、《借石攻玉,依经立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方法新探》,《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大学讲坛上的〈文心雕龙〉传播》,《中国大学教学》2011.1

4、《〈文心雕龙〉“青春版”之创造》,《中州学刊》2011.1

5、《刘永济与珞珈龙学》,《中国文化研究》2011冬之卷

6、《新奇考卷:变“三写”为“三创”》,《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趣味:大学教育的关键词》,《中国图书评论》2014.10

8、《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及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5.1

9、《传递金钥匙:用“关键词”方式讲授中国文化》,《许昌学院学报》2015.1

10、《“互联网+”时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网络化应对――基于中国大学MOOC的学理考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11、《“怎么讲”才能更出彩》,《中国大学教学》2016.8

12、《生活在“教育的快活林”》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1日

13?《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价值、态度和方法》,《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9日

14?《大学:古今通义与中西通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8.2

主持课题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12&ZD15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审美文化产品的评价理论研究》(12AZD010)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研究》(08BZW00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02BZW008)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96BZW03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谱系》(12YJA751032)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字文化大系》

教学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09JZDMG007)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点项目《“互联网+”时代本科教改理念及实践》(2015GA001)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及实践》(2013017)

国家汉办项目《中国文化九百句》(WDJD0005)

湖北省精品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2007)

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文化概论》(2014)

获奖情况

科研奖

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批评文体论纲》(2015)

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2009)

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鉴定等级“优秀”《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研究》(2011)

3,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2011)

4,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2009)

5,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诗性特征研究(系列论文)》(2004)

6,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反(返)者道之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角》(2007)

7,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2001)

8,首届湖北图书奖提名奖《李建中自选集》(2001)

9,武汉市人民政府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2000)

10,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

教学奖

1,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7)

2,中国大学MOOC全国优秀教师(2016、2015)

3,宝钢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2013)

4,湖北省教学名师(2014)

5,“大学素质教育国家级精品通选课”《中国文化概论》(2014)

6,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中国文化概论》(2009)

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国家级精品通选课程奖《中国文化概论》(2014)

8,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变“三写”为“三创”:高校文科教学改革新思路》(2012)

9,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专题优秀成果三等奖“教学实践成果:编辑学生论文《骈体文论与骈体文 学》”(2011)

10,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011)

11,武汉大学师德标兵(2009)

12,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2006)

13,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跨文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教学》(2006)

14,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03)

主办学术会议

1,文化研究与现代性高层国际学术论坛(2006?武昌东湖)

2,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武昌珞珈山)

3,百年龙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一届年会(2011?武昌珞珈山)

4,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国际学术论坛(2013?湖北恩施)

5,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14?武昌珞珈山)

上一篇:李洪(宋朝)

下一篇:卡姆·牛顿